要闻!企业标准备案虚假宣传乱象整治:市场监管总局出击 打造诚信规范市场环境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6-29 19:04:45 476 0条评论

企业标准备案虚假宣传乱象整治:市场监管总局出击 打造诚信规范市场环境

北京讯 近期,市场监管总局加大对企业标准备案虚假宣传行为的整治力度,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此举旨在规范企业标准管理,维护市场秩序,保护消费者权益,为营造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打下坚实基础。

虚假宣传手段多样 严重扰乱市场秩序

一些企业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,编造虚假信息,以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备案企业”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,误导消费者和公众。这些虚假宣传手段多样,包括:

  • 在企业官网、宣传资料、产品包装上印制虚假标注,声称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可或认证;
  • 冒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机构名义,颁发虚假证书或牌匾;
  •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,谎称企业标准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审核。

这些虚假宣传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,损害了消费者权益,也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不良影响。

市场监管总局组合拳出击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

为整治企业标准备案虚假宣传行为,市场监管总局采取了多项措施,形成了“组合拳”效应:

  • 开展梳理排查:组织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,对企标平台疑似存在虚假宣传行为的企业逐项梳理、建立台账。
  • 及时发出警示:通过企标平台发布警示信息,提醒企业、公众注意防范。
  • 畅通举报渠道:明确举报途径方法,鼓励企业、公众积极监督举报。
  • 严肃处理整治:责令涉事企业限时整改,并在企标平台进行公示。

截至2024年5月,市场监管总局共发现并处置了17起涉嫌以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备案企业”等名义虚假宣传的不良行为,相关情况得到有效遏制。

企业应诚信经营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

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企业要诚信经营,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杜绝虚假宣传行为。同时,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,通过正规渠道查询企业信息,不要轻信虚假宣传,必要时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

整治企业标准备案虚假宣传行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,需要多方共同努力。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为营造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提供有力保障。

催收行业升温:多家金融机构扩充催收团队,背后原因几何?

近年来,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市场发展,我国金融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,催收行业因此迎来发展契机。多家银行、信托、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扩充催收团队,加大了对催收人才的招聘力度。

招聘需求激增,催收人才成“香饽饽”

据智联招聘等招聘平台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催收相关职位招聘需求同比增长超过30%。一些头部金融机构的催收岗位月薪甚至高达两三万元。

催收行业升温背后原因多重

催收行业升温的背后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
  • **不良贷款率上升。**近年来,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,我国企业和个人的债务违约风险有所上升,导致不良贷款率出现一定程度的攀升。
  • **监管趋严,催收合规化要求提升。**近年来,监管部门对催收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,对催收行为提出了更严格的合规要求。这促使金融机构加强自身催收能力建设,提高催收合规水平。
  • **科技赋能催收,催收效率提升。**近年来,随着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,催收行业也开始积极应用科技手段,提升催收效率。

催收行业发展面临挑战,需多方合力促规范

尽管催收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,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,例如催收乱象频发、催收人员素质不一、催收技术更新滞后等。

**专家建议,**金融机构应加强自身催收能力建设,提升催收人员素质,规范催收行为,并积极应用科技手段,提高催收效率。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催收行业的监管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。同时,社会各界也应正确认识催收行业,理性看待催收人员,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6-29 19:04:45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夜间新闻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